2023-09-04 16:15:54 | 华强网
![]()
高考志愿填报热门专业有教育学专业、护理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类专业就不说了,每个人都有相对的了解,要么会有很好的就业,要么就是被荒废的专业!我整理了相关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志愿可以填报的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一共有506个专业可供考生选择报考。
文科专业主要是人文社会学科,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理科专业主要是自然科学学科,涉及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考生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种院校、喜欢什么专业等;另一方面,各普通高校又以考生填报的志愿为其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的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的新生。合理填报志愿对于考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1、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爱好,或者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最好罗列出至少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个可以上网时搜索,选择比较热门的专业。
2、然后就是选择喜欢的城市,找该城市的学校,需要选择自己能上的等级的学校,根据自己的成绩与历年成绩相对比选择院校。
3、查询最近几年该校甚至该专业对应的分数线,比对自己的成绩,需要注意的是要填比较稳的专业,选择服从调剂。
4、填报志愿的时候只需要在填报志愿的入口,正确填报就可以了,切记要好好检查自己所填报的志愿,防止误填、错填等情况发生。

新高考3+1+2改变了原来“6选3”选科的20种组合,锐减成为12种组合,物理、历史分道扬镳。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由20种选择变成12种选择,难度显著降低。
1、物理+化学+生物
此组合可以覆盖97.4%的高考专业,不能选择的2.6%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这种组合方案优点是记背内容最少,理解内容最多。学科之间关联极大,互相印证、互相促进。
2、物理+化学+地理
“地理学”又称文科中的理科。以理科思维去学习地理,从理解掌握的角度,极有优势。但同样地,地理学是文科三科中难度最大的一科,但若从理科学习的角度来看,少记背,多理解,反而更加符合另一些高考学生群体的需求。
3、物理+化学+政治
可报高考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大学专业可报率达100%。目前,考研必考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阶段未选择学习政治,会存在2年左右的知识断档期,对今后的考研之路影响颇多。
4、物理+生物+地理
可报高考专业比例99%。这种组合一般适合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学生:物理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其他科目成绩一般,无明确的未来职业发展方向规划。
5、物理+地理+政治
华强网
可报高考专业比例99%。物理成绩突出、理科偏科的学生(数学、物理较好,化学、生物薄弱)建议选择。
6、历史+政治+生物
如果高考考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较为优秀,建议选择这个选科组合。专业选报比率为75.3%。
7、历史+地理+生物
适合日语、体育、医学类高考考生。可报专业比例为77.8%。
8、历史+地理+政治
这种组合适合想选艺术专业、传媒专业的高考考生;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选择的大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9、历史+地理+化学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对文科成绩较优秀的高考考生来说是最佳选择。
10、历史+政治+化学
这种选择优势在于文科思维比较强的同学,以一门化学拓广了高考专业选择面。同时学科之间没有太强的割裂感。
1.锚定重要参考指标
(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充分认识自身偏文科还是偏理科;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高考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2.锚定未来专业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择科目要注意高考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华强网(https://www.huaqiang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3+1+2新高考选科对应专业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1、历史+政治+地理
艺术专业、 传媒专业 。一些致力于考取 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选择的都是这个传统的文科综合。
2、历史+政治+生物
日语、体育、医学类普通生。生物成绩在3门理科当中更为优秀。在专业选报比率上75、3%,除去生物系以及生物工程类的专业对生物有明确限制要求以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很少对生物科目有较高要求。
3、历史+化学+地理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很差,而文科特别优秀的学生是最佳选择。
4、历史+地理+生物
日语、体育、医学类普通生。可报专业比例为77、8%。地理生物学习起来相对简单,特别适合体育专业学生。但竞争力很大。
5、物理+化学+政治
可报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 大学专业 可报率达100%。由于大学之后参加考研的必要科目之一就是政治。如果高中阶段参考科目未选择政治的话,大约会存在1-2年的知识断档期,直接对今后的考研之路影响颇多。这类学生属于学霸级别的。
6、物理+政治+地理
可报专业99%。这个科目组合更像是理科成绩不错的 文科生 ,为了不浪费物理的高分以及填报志愿时的选择范围,而做出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以上就是高考志愿有哪些组合专业 3+1+2新高考选科对应专业是什么?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华强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华强网:www.huaqiangedu.com
2022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热门推荐) 目前实施新高考的省份中有六个省实行3+3的选考形式,那3+3模式的最佳组合是什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2022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热门推荐),欢迎大家来阅读。 新高考的3+3模式下最佳组合 学霸组合 物理+化学+历史组合是可报专业比例最大的组合。但是这个专业难度比较大,一般不建议选择,因为选择这一组合的学霸特别的
2025内蒙古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 2025内蒙古高考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 附3+1+2高考模式省份:2021年首届新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024年首届新高考(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
2025云南高考是3+3还是3+1+2模式? 2025云南高考是3+1+2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为统考科目,在历史和物理科目中首选1门科目,然后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科目中再选2门科目参加选择性考试。 附3+1+2高考模式省份:2021年首届新高考(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2024年首届新高考(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重庆高考改革3+1+2怎么选科 根据重庆高考改革的新政策3+1+2,考生们需要在众多课程中做出选择。其中,三门必修课程是固定的,而1门选修课与2门专业选修课程则由考生自主决定。这一改革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及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学生们在选择选修课时,应充分考虑个人兴趣爱好与未来职业规划。例如,如果对物理、化学、生物或地理等领域感兴趣,可以选择这些基础学科作为选修课程。而在专业选修课程
四川新高考3+1+2改革哪一年启动 四川新高考3+1+2改革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四川是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改革后,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按照国家统一高考时间进行,选择考科目的考试紧随全国统一高考之后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
高考志愿填报的A、B、C?志愿与专业代码1、2、3?分别指什么? ABCD志愿就是同一批次的平行志愿,但虽然说是平行志愿,还是按照顺序检索的。 1、2、3专业就是你在改志愿内想读的专业,也是按顺序检索。 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 也有为ABC
高考“3+1+2”的模式是什么? 2021年,广东省新一轮普通高考“3+1+2”模式意思是指“3”就是3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1”就是从物理和历史这两门学科中选1门作为选考科目;“2”是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四门中选2门作为选考科目。 至于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所以说一般情况下就是以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为单位设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
2025年广西专升本专业类别对照表?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公布了《广西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拟确定了广西普通高等教育高等学校高职(专科)专业类别可对应报考本科专业类别目录,详情见下文: 广西普通高等教育高等学校高职(专科)专业类别可对应报考本科专业类别目录 序号 高职(专科)专业大类 高职(专科)专业类 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2023-08-16 22:13:17
2023-08-28 00:21:20
2025-02-25 07:56:56
2023-08-28 03:51:43
2023-07-14 10:59:10
2023-07-12 12:4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