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填报 > 正文

往年广州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参考

2025-03-27 17:50:55 | 华强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44011078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
往年广州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参考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往年广州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参考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往年广州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参考

一、 广州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州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线

物理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571

历史类本科批最低分数线:550

往年广州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参考

二、 广州大学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和新农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088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7956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5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74个,其中理工类专业41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5个、艺术类专业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2022年招生专业74%。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9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61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77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0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648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特聘院士4人、双聘院士5人、全职外国院士2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11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4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5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学名师5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1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329人。

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的发展原则,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科、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基础学科支撑能力;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集聚工科力量、强化交叉融合,增创和形成新工科优势;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大土木学科群、信息学科群、数字经济与管理学科群、物质科学与装备制造学科群等优势学科群辐射带动,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8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13个学科上榜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31个学科上榜软科2022“中国最好学科”,其中2个位列全国前10%、6个位列全国前20%。学校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主榜第91位;在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中位列世界第521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551位、中国内地高校第56位;在202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华强网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五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覆盖率达100%。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现代化产业学院、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5个省级教学团队;获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1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73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课程200门。“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总体去向落实率均在90%以上。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76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2022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2.14亿元。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38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5646项,授权专利2729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22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824篇。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85余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98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60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3多个、实习基地448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硕博士生数量占在校留学生总数的52%。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20所,分布于五大洲16个国家的19主要城市。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3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相继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中澳韧性材料与结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分别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帕多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50多个;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

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强化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度融合、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以上就是往年广州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参考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华强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华强网:www.huaqianged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往年广州大学在江苏最低录取分数参考”相关推荐
琼州学院往年在本省录取的分数是多少
琼州学院往年在本省录取的分数是多少

琼州学院往年在本省录取的分数是多少 2009届新生全部在三亚校区报到就学,三亚校区将成为琼州学院的主校区. 琼州学院2006—2008年各省录取分数线: 你上一专线应该没有问题,在公办二本院校读专科,以后升本也很容易,再说公办二本以上院校的师资、硬件设备也比三本、专科、高职强得多。 2008年琼州学院在江西招理科专科最高分是442,最低分是274。 琼州学院是三亚市唯一的国家综合性公

2024-05-09 09:44:00
江苏海洋大学2023年录取投档线是多少江苏省海洋大学2023最低分数线是多少?
江苏海洋大学2023年录取投档线是多少江苏省海洋大学2023最低分数线是多少?

青岛海洋大学录取分数线 理工类608,文史类611。 根据查询青岛海洋大学官网信息,2022年青岛海洋大学录取分数线理工类为608分,文史类为611分。 不同省份上中国海洋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不同,2022年中国海洋大学在江西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8分。 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583分,学校介绍如下: 一、学校简

2024-04-07 12:37:20
温州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年是多少分(附各省录取最低分)
温州医科大学录取分数线2024年是多少分(附各省录取最低分)

温州高中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温一中620 瓯海中学614 龙湾中学607.5 温三中559 温四中558 温七中556 温八中602.5 温十一中530 温十二中551 温十四中585 温十九中539 温二十一中577 温二十二中588 温二十三中543 温州中考2023分数线公布 2023温州中考分数线情况如下: 2023年温州中考分数线鹿城片区最低控制

2024-11-22 06:14:31
扬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09江苏高考三本录取分数线
扬州大学录取分数线 09江苏高考三本录取分数线

扬州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分数线如下: 1、2022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江苏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61分,历史类录取分数线为492分;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江西理工类录取分数线为459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为498分;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安徽理工类录取分数线为462分,文史类录取分数线为503分。 2、2021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江苏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48分,历史类录取分数

2024-04-23 20:18:06
东南大学分数线 东南大学和苏州大学在江苏省录取分数线(文科生)
东南大学分数线 东南大学和苏州大学在江苏省录取分数线(文科生)

东南大学重庆录取分数线 物理类623分,历史类608分。根据查询东南大学官网显示,东南大学2022年在重庆的物理类最低623分,历史类最低608分,2023年录取分数线还没有更新,东南大学各个专业分数线不同,当中物理类土木交通材料专业分数线是623分,历史类文科试验班类专业分数线是608分,东南大学简称东大,位于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

2024-11-25 08:16:07
09江苏高考三本录取分数线(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09江苏高考三本录取分数线(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09江苏高考三本录取分数线 今起本三阶段正式开始录取,很多学校进行了模拟投档。8月4日从相关渠道获得了一些院校的模拟投档线,具体如下: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320/295分,东南大学成贤学院323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323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312分,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311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312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花旗营校区295分,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31

2024-04-13 14:35:13
2025年中考最低录取分数 沛县中学2025中考分数线
2025年中考最低录取分数 沛县中学2025中考分数线

2025年中考最低录取分数 2025年中考最低录取分数是500分。 据相关相信显示2025年昆山中考满分500分以上能上普高。重点高中在600分左右,每个地区的中考分数及考生水平层次不同,要参考你所在城市的中考分数线设置标准。 高考录取分数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该分数线,每年高考结束后,由省级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统计后公布。 沛县中学2025中考分数线 题主是否

2025-04-19 16:21:54
苏州大学分数线 苏大录取分数线
苏州大学分数线 苏大录取分数线

苏州大学分数线 以2021年为例,苏州大学在山西省的招生计划中,文科最低分594分,最高分607分,平均分598分,理科最低分578分,最高分604分,平均分583分。 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学校校区 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

2024-04-21 19: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