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3 21:43:11 | 华强网
![]()
山东科技大学入学后可以转专业,但是符合一定条件,并通过考核即可转入相关专业,其转专业形式为:
1、免笔试转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简称平均绩点)在本专业前10%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可直接参加接收学院的考核。
2、考试转专业:平均绩点在本专业10%至40%之间的,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审核同意,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笔试,通过笔试后可参加接收学院的考核。
3、降级转专业:平均绩点在本专业40%之外或者40%之内未通过接受学院考核的学生,确实对原修读专业缺乏兴趣,对拟转专业又有一定特长,可提出自愿降低一个年级转专业的申请,经双方学院同意后报教务处。
4、身体原因转专业: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的学生,可提出转入其他专业学习的申请,经双方学院同意后报教务处。学生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所在学院负责验证材料的真实性。 华强网
以第1、2种形式转专业的学生,考核和录取工作由接收学院负责,以第3、4种形式转专业的学生,审核工作由教务处负责。
扩展资料:
有下列情形的学生,不能申请转专业:
1、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2、应予退学的;
3、录取科类、批次与拟转入专业要求不符的;
4、已经申请并调整过专业的;
5、经学校审核,认为不适合转专业的。
参考资料来源:

如何看待中国农大转专业政策? 我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大三本科生。 我在农大也待了很长时间了,对农大的各个专业也有了一些了解。农大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学,并不仅仅只有农学类的专业,有工学理学外语等等。当然,可能除了农学类的或是动科的,农大的其他学科没有其他学校那么强势,但也不差好吧。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几个学科吧。 1、农学类(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园艺学院) 来农大不
华东政法大学转专业管理办法 华东政法大学的转专业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转专业条件 : 允许全日制本科生在第一、二学年期间申请转专业,但需确保第一学年无违纪记录且未欠学费。 学生需表现良好,无任何不及格课程,且平均学分绩点需达到或超过2.0(补考或重修成绩不计入)。 转专业主要参考学生第一学期的课程绩点,包括专业课绩点和非专业课绩点。 某些热门或特殊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转专业政策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 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充足的理由包括: 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 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 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多数
武汉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武汉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如下: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44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35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9
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 (一)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到创业实体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资金(本)在50万元以下的,允许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注册资本的10%(出资额不低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内分期到位。 [1] (二)大学毕业生新办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经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新办从事交通运输
一、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985类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二、社会政策专业简介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学术修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够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社会政策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海内外享有卓越声誉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社会政策概论》《社会政策理论》《中外社会政策思想史》《社
一、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211类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二、社会政策专业简介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学术修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够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社会政策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海内外享有卓越声誉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社会政策概论》《社会政策理论》《中外社会政策思想史》《社
成都大学生就业补贴 成都大学生就业补贴可在现场办理申领,也可线上申领平台申请,具体如下: 1、现场办理申领:尚未实现线上申领的地区,通知明确要加快进度,抓紧建立完善经办信息系统,力争年底前实现线上办理。对仍需现场办理的,要及时公布受理机构、联系方式和地址,大力推广电话申请、邮寄办理、代办服务等方式,尽可能实行各类补贴政策不见面申领、一次性办理; 2、线上申领平台:《通知》提出,已实现就业补
2023-08-28 00:21:20
2025-03-31 07:26:06
2024-11-12 13:42:43
2025-01-30 02:47:09
2024-12-25 05:39:04
2023-09-23 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