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2 10:08:33 | 华强网
![]()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众多,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下面我为大家整理高考志愿专业怎么选择,供参考。
1、兴趣、爱好优先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筛选。另外自身的性格也是专业选择的一个重要准则,一般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行动力和积极性的专业;而内向的人则是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敏感性和计划性的专业。
2、考虑未来就业
近些年,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渐严峻,很多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都把就业前景当成了选择专业的准绳。
考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些高校新开设的专业,或是各地新公布的紧缺人才目录,或是新兴产业等等,这些都是未来就业前景值得看好的专业,可以作为考生和家长的一个参考。
在选择报考的专业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的专业既要符合自己的专业需求,也要符合今后若干年社会发展的需要。既不要选择太冷门专业,也不要不顾自己需求,一味选择热门专业报考。
3、考虑自身能力水平
在考生填报专业的时候,要清楚的知道,就是有些专业是需要考生具有一些特殊能力才能报考和学习的,像是美术、音乐等,但是大部分的专业却是没有这些特殊要求的,另外,考生在上了大学之后,随着眼界和知识的扩展,锻炼能力的机会增多,能力也会不断地提高。
一是以成绩为基础。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
二是院校综合情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考虑专业和就业。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到了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
四结合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大数据专业
大数据专业应用广泛,几乎能覆盖全行业,相关的人才缺口也很大,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发展,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扩大。
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当前,大数据的浪潮已扑面而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是鲜明的时代特征,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大数据分析方法和管理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就业前景非常不错。
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计算机类专业,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设计模式等方面。

关于“今年高考如何填报志愿?哪些是“热”专业?专家解答”如下:
1、2023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登录指定网页、输入用户名及初次修改密码、阅读考生须知选择批次填报志愿、检查核对、保存志愿信息、查询志愿、退出填报志愿系统。
2、高考志愿填报热门专业
计算机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大数据技术类专业等专业。
拓展资料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包含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硬件的组装等。
例如:Windows系统的维护,手机APP的开发,台式电脑的整机装配等。相较于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学范围更广。
二、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主要研究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勘测、设计、建造、保养、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进行各类工程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或扩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
主要工程设施包含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堤坝、矿井等。
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华强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技术,包括面向大数据应用的数学、统计、计算机等学科基础知识,数据建模、高效分析与处理,统计学推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应用领域中的大数据,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数据分析与挖掘算法研究和大数据系统开发的研究型和技术型人才。

华强网(https://www.huaqiang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志愿的第123456专业分别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高考填报志愿时,每个院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考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1-6个专业填报。
普通本科批次一般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专业和1个服从调剂专业志愿。专科批次志愿设置各省不同,有的设置6个专业,有的设置1个专业,具体应以当地招生工作规定为准。
用户可以填报满6个专业,也可以只填报1-5个专业,但填报的专业越多,录取机会越大。不过不要勉强将6个专业都填满,不想去的专业不要填报。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有确定兴趣爱好方向,提前了解理想院校的相关信息,了解所报院校对单科成绩是否有特殊要求,注意体检情况与所报院校要求是否冲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
一些学校的专业不光对总分有要求,对某些单科成绩也会有一定要求,常见的是数学和英语两科,一些专业会要求必须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报考,所以自己在填报志愿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这方面的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高考志愿填报,走出专业选择的误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志愿
以上就是华强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了解更多专业解读资讯敬请关注华强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华强网:www.huaqiangedu.com
2021年辽宁新高考的变与不变、志愿填报的规则与策略指南 新高考带来了诸多变化,但“平行志愿”这一重要投档模式得以继续保留。因此,在认真研究新高考改革各项举措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科学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位考生和家长的“必修课”。下面,《招生考试通讯》全媒体以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为切入点,结合中国海洋大学在浙江和山东等高考改革省份的招生录取工作经验,与考生和家长共同探讨
如何准确理解志愿填报新规?2022年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有哪些? 新高考中文理不分科,全部考生按赋分所遇制统一排位,按“技术专业学校”填写方法统一录用。原高考中文理分科的成绩次位和分离录用的数据信息基本没有立即采用的使用价值。在原高考模式下的数据信息偏重于的是各院校投档线,而如今必须的是专业录取线。在文理不分科的情况下,原专业录取线实用价值也大幅度降低,即使是按一分一段表计算的次位也没有意义。
如何选择专业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让考生在录取阶段有一个良好的选择。有的考生将重点放在了分数上,却忽略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有的考生只看重学校和专业,而忽视了自己是否喜欢。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一、填报志愿要有梯度 如果考生只想读一所学校,又不想让自己被调剂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最好是能从高到低排列出几个梯度。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一个合理
高考填报志愿如何选择专业? 1高校本科专业分类按照国家教育部公布的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共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两个大类,11个学科门类,71个类别,250多个专业,如果再加上专业方向,共有700个以上。理工类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4个学科门类。文史类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以“工学”这个学科门类为例,还可以细分出以下21个类别::地矿类、材料类、
2022高考志愿填报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正确填报 高考结束后,考生将要面临的就是高考志愿的填报,而高考志愿的填报和高考的分数划有等同的重要性,俗说话得好,高考是考的好不如报的好,由此可以看出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因素 1、高考志愿填报的第一大因素:高考的分数 说到底高考的分数还是关键的,想要上一个大学不论你怎样填报志愿你都都要有一个好的分数才可以,但是高考分数
如何了解和填报高考志愿? 今日是高考成绩发榜日,随之而来的就是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事项,教育部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一、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权威信息? 考生可按照本省(区、市)公布的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时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
高考填报志愿时如何确定专业? 考生本人在设计未来从事的职业时,应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将来就业前景相结合,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还要考虑社会需求。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选择专业从将来就业考虑,瞄准职业选专业。 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选择专业的前提,尽可选考生择未来10年最具潜力的行业所对应的相关专业,如:汽车行业、航空航天业、电子信息业、海洋船舶业、石油化工业、有色金
2020年北京新高考怎样报志愿 2020年北京实行新高考政策,环球网校快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北京新高考怎样报志愿的相关信息,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请及时关注。下面是2020年北京新高考怎样报志愿的详细内容,一起来关注吧! 2020年北京新高考怎样报志愿 “专业(类)+院校”志愿填报的基本步骤 “专业(类)+院校”模式下的志愿填报,与原高考“院校+专业“志愿填报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原来的先
2025-03-31 07:26:06
2023-08-28 00:21:20
2025-04-26 02:42:52
2024-11-16 19:33:50
2024-02-12 00:05:05
2024-11-15 14:13:16